a

新中国气象事业70年 气象现代化整体水平迈入世界先进行列

来源:上海航天|    日期:2019-12-13

 

      今年是新中国气象事业70周年、风云气象卫星研制50周年,伴随着新中国的发展,气象事业茁壮成长,风云卫星跨越发展。上海航天作为我国气象卫星的摇篮,从1969年周恩来总理提出,要赶快改变落后面貌,搞我们自己的气象卫星,已完成了两代四型高低轨共17颗卫星的研制和发射,实现了气象卫星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跨越,为服务国民经济发展和推动我国世界气象中心与气象强国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近日,《人民日报》刊发了新中国气象事业70周年通讯《精测变幻风云 服务国计民生》。

 


      此刻,在浩瀚太空,7颗中国风云气象卫星正俯瞰地球,传回清晰卫星云图,惠及世界各国;

      此刻,在高山之巅、沙漠腹地、海上小岛,气象观测员们正通过仪器设备,记录各类天气变化;

      此刻,在国家、省、市、县各级气象台,天气预报员们正关注风云变幻,每天24小时不曾间断,天天如此……

 

 

 

      新中国气象事业,从70年前的“一穷二白”艰难起步。一代代气象人继往开来、不懈奋斗,气象事业始终把服务国家发展和人民安康作为根本任务,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百姓生活、行业生产做出积极贡献。

进入新时代——


      我国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覆盖最全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

      构建了精细化、无缝隙的气象预报业务体系,天气预报、气候预测准确率大幅提升;

      全球监测、全球预报、全球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面向决策、面向民生、面向生产的气象服务体系日趋完善;

      气象现代化整体水平迈入世界先进行列!

 

 

      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覆盖最全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

      西藏那曲市安多气象站,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有人值守气象站。院子里一口深井引人注目,它有一个响亮的名字:“金水井”。


      这口饮用水井,是安多站的创建者陈金水带领职工挖出来的,历时一个多月。1965年,陈金水背着帐篷、铁镐,和同事们来到海拔4800米、年平均温度近零下3℃的安多,一镐一镐平整出标准气象观测场,建起安多气象站。风速、风向、湿度、气压等气象要素,从此昼夜不停传送到拉萨、北京,填补了世界气象史的一个空白。


      我国地处东亚季风气候区,幅员辽阔,天气、气候复杂多变,是世界上各类气象灾害多发的国家之一。观测预报阴晴冷暖、天气气候变化的气象事业,是一项“基础性、科技型”的重要事业,和各行各业以及亿万公众息息相关。1953年,一场几十年未遇的寒潮毁掉大片农田和庄稼,毛泽东同志作出指示:气象部门要把天气常常告诉老百姓。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和决策部署下,新中国气象事业,逐步发展壮大。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气象探测网点极为稀疏。通过70年持续努力,目前已建成10747个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区域自动气象观测站达到近6万个。216部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组成了严密的气象灾害监测网。

如今,在天气预报中,我们经常能看到中国风云卫星云图的身影。经历了近20年白手起家的艰难历程,1988年9月7日,我国第一颗自主研制的气象卫星风云一号A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我国自此告别完全依赖外国气象卫星数据的历史!


      我国已成功发射17颗风云气象卫星,目前有7颗在轨业务运行,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同时具有极轨和静止两个系列业务气象卫星的国家和地区。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主任杨军自豪地说:“风云三号A星成功发射后,很多发达国家气象部门都主动与我们联系,希望共享资料。”


      现在,中国气象卫星传回的宝贵资料,与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共享,在台风、暴雨、沙尘暴、森林草原火灾等的监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海—陆—空—天”四位一体的气象监测基础站网,生态、环境、农业、海洋、交通、旅游等专业气象监测网,卫星监测、探空观测、海岛气象站、船舶自动站等多种观测手段……这个世界上规模最大、覆盖最全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时刻捕捉着天气气候的脉动。

 

 

电话: (总机)021-24188000

(市场部)021-24188197

传真:021-24188008

地址:上海市 闵行区 东川路2965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2254号